傳統節日歷久彌新的生命力,既來自于源遠流長的民間傳說和民俗活動,更得益于生生不息的自我更新能力。以更大的歷史視角觀之,端午節的精神內核歷經千年依然生動地存續于我們的現實生活,并不斷衍生出“新民俗”,這本身就是其旺盛生命力的體現。更好地涵養和傳承傳統節日及其承載的優... [詳細]
“五月五,過端午。賽龍舟,敲鑼鼓?!倍宋绻?,如同一個民族的精神符號,不管是“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還是“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這個節日總是流淌著文學的氣息。沈從文家有龍舟賽鴨、豐子愷家有蜘蛛煨蛋,蘇童家有小腳粽,遲子建家有大棗粽,東西南北,各... [詳細]
中華歷史文化傳統中,有對地方名勝提煉概括的詩化現象,素以偶數為據,概以四景、六景、八景、十景等附麗。這種文化現象往往出自民間,或以當地名人為之,或以地方官吏染翰,或以游歷學者起興,或以游子即賦感懷。地方名勝把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觀和人文勝跡聯系并結合起來,用詩的形式高... [詳細]
新安旅行團17年跋涉5萬里宣傳抗日,這是一段一般公眾鮮有了解的往事。直到去年5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給江蘇省淮安市新安小學少先隊員回信,社會公眾... [詳細]
甘肅網絡文學近年來發展迅猛,據相關資料統計,目前至少有300位知名網絡作家活躍在各大網絡文學平臺上。從甘肅平涼農家走出來的胡說,雖然筆名為胡... [詳細]
作為“絲綢之路三部曲”的首部作品,著名詩人、小說家、全國政協委員、魯迅文學獎獲得者、甘肅日報主任編輯、蘭州晨報葉舟工作室主任葉舟,于2018... [詳細]
4月1日,由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讀者出版集團、甘肅飛天傳媒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回到西部:當絲路遇到故鄉——雪漠讀者見面會在西北書城舉行。下... [詳細]
日前,第十七屆“百花文學獎”揭曉,我省著名作家弋舟憑借短篇小說《出警》榮膺這項重要的文學獎項。這是弋舟繼獲得第十六屆“百花文學獎”后再獲... [詳細]
法國擁有燦爛悠久的文學史,形成了民眾熱愛讀書的優良傳統。如今,受益于政府... [詳細]
“獨家簽約”與“非獨家簽約”有什么不同?對作家、讀者、平臺會帶來什么影響?網文江湖又將掀起什么波瀾?對此,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專訪了縱橫文學高級副總裁許斌,他提供了來自行業的觀察。 [詳細]
5月13日下午,市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內,視力殘疾人柴雪為大家分享著自己最喜歡... [詳細]
由中國航天一線的青年科學家團隊原創的《繁星作伴好還鄉——空間站全景立體書》用全場景的立體形式為讀者真實還原國際空間站和中國空間站的外形及內部構造。全書將系統工程思維與科學邏輯融會其中,通俗易懂地講解了航天器中的科學原理,再現了空間站這一大國重器的研制過程,帶給讀者直... [詳細]
《笨狼的故事》是湯素蘭在兒子兩歲時開始創作的,至今已經28年,共發行近1000萬冊,在20多個國家擁有不同的版本,可說是家喻戶曉的經典童話故事。當天上市的《笨狼的故事·漫畫版》共9冊,由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 [詳細]
袁曉君的《大陳島的孩子》(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是兒童文學長篇小說里比較罕見的一部以墾荒為題材的作品。小說的故事并不復雜,講述了小主人公黃曉洋在老墾荒隊員、他的爺爺奶奶陪伴下,到當年聞名全國的墾荒地大陳島參觀的故事。他們在路上偶遇祖籍大陳島的陳愛國爺爺和他的小孫女陳... [詳細]
從“童心三部曲”《童年河》《漁童》《黑木頭》到最新的《樹孩》,趙麗宏又給孩子們帶來了一個美麗的童話?!叭f物有靈,生生不息”不僅是《樹孩》的主題,也貫穿他的兒童文學創作。故事里,無論孩子還是動植物,所有的生命都有其尊嚴,所有的苦難都會被愛超越。而他,正如自己詩集《疼痛... [詳細]
植物是四季風物中重要的部分,是我們了解世界和記取生活最初的線索。一個人對自然了解得越多,心就越柔軟,也就越能抵御高速運轉的日常帶來的焦慮。不知為何,這些年愈加注意這些不說話的植物朋友,愿意細細尋訪它們的脾氣秉性,注意它們一年四季的樣子。 [詳細]
最驚喜的是讀到第四輯“高考作文十講”,這十篇大作可以說是全書最高光的部分,每一講都是高考孩子們關心的問題,比如,“如何抓住閱卷老師的眼球?”“如何處理重大命題?”“作文寫跑題了怎么辦?”“如何引用名人名言?”“如何讓作文首尾呼應”,以及“如何避免作文中的假話、套話和... [詳細]
脫貧攻堅主題報告文學《我的青海 我的雪原》,全景式呈現了對口幫扶青海的故事。由于特殊的地理條件和歷史原因,青海曾有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和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任務艱巨。作為青海作家,作者辛茜從國家對口援建全局出發,銳敏地認知和把握援青工作的重大意義。行程萬里、歷時一年... [詳細]
陳啟文的報告文學作品《血脈——東深供水工程建設實錄》(廣東人民出版社2022年3月出版),講述的是數萬名建設者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為解決香港同胞飲水用水之困,克服重重挑戰,在東江和香江之間搭建起一條對港供水生命線的真實歷程。 [詳細]
為創作好《敦煌守護人》,人民日報社甘肅分社社長董洪亮率領王錦濤、付文、銀燕3位記者,歷時近3年,行程數萬里,多方查閱資料,深入現場采訪。他們以飽含深情的筆墨,傾力書寫從常書鴻、段文杰、樊錦詩到孫儒僩、李最雄、李云鶴、趙聲良、蘇伯民等一代代敦煌守護人如何生動詮釋“堅守大... [詳細]
該書采用圖片+文字+視頻的融媒體立體傳播方式,通過大量珍貴歷史資料、生動的親歷者口述、紀錄片原聲視頻等,完整再現了容國團拼搏奮進的人生歷程。書中獨家呈現了紀錄片《人生能有幾回搏》 [詳細]
“思想縱橫”是人民日報理論版重點欄目,榮獲第三十一屆中國新聞獎新聞名專欄一等獎。該書從“思想縱橫”欄目2021年刊發的文章中精選100余篇。這些文章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推進國家... [詳細]
在新書發布會上,作者金鴻表示,在《一切都會重生》一書中,女孩左萌成長過程中每一次感覺到絕望、快要放棄自我的時候,身邊總是有善良的人在幫助她。左萌的蛻變,在于她將周圍所有的善良都在自己身上“喚醒”,重新找回人性本善的那一面,并且 [詳細]
這本《溝通的方法》為知名教育平臺“得到”CEO脫不花所著。該書精選日常工作生活中最有代表性和重要性的18個場景,將在這些場景中遇到的問題一一找出,并提供了一個個具體方法。如“破冰:怎樣讓人對你印象深刻”“批評:怎樣讓你的難聽話也能得到正反饋”“提意見:怎樣改變自己說了不... [詳細]
本書圍繞“復利”這條主線,以“定期定投”為抓手,旨在用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解決普通投資者困惑的問題。全書共分為六章,書中避開專業、嚴肅的財務分析,通過詳實的投資案例,用平實易懂的語言向讀者展示巴菲特的財富邏輯,幫助投資者揭開巴菲特“令人疑惑”的投資行為,也有巴菲特對... [詳細]
通過分析可以發現,一個低離職率的團隊不是靠高薪,也不是靠提高福利待遇,而是為員工創造足夠安全的歸屬感,這種歸屬感如何創造,又是如何影響到離職率的?丹尼爾·柯伊爾在《極度成功》這本書中通過一個實驗,解決了一家具有58年歷史的公司高離職率問題。 [詳細]
中華民族生息繁衍于歐亞大陸的東部臨海的廣大地域,故事就從這里起頭。它的西北兩面為高山和大漠所屏蔽,東南兩面向海洋敞開,迎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季風送來的水熱,具有得天獨厚的農業發展稟賦。在這個相對封閉的廣袤地域,孕育了繁富多樣的族群。他們從更新世末期到全新世開始,互相... [詳細]
“一日三餐有味無味無所謂,爬冰臥雪冷乎熱乎不在乎:樂在其中”。三代塞罕壩人以一種樂觀的戰天斗地的精神,一心一意種樹,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時光里,在荒漠沙地上建起百萬畝人工綠海,創造了人間奇跡,創造了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生動范例,也鑄就了“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 [詳細]
《柿曲:一枚果實的巔峰時刻》一書中,作者從太行山一帶的居民大量種植的柿子樹出發,用果、味、雅、風、色等五個部分,描述柿子的起源、味道、品種以及作用,喚起大眾的生活記憶,介紹了中國的柿子文化以及與柿子相關的藝術美學。 [詳細]
《中國農村改革40年》一書從農村改革伊始的歷史背景、邏輯演變入手,既涵蓋了農村的土地制度、集體經濟組織制度、鄉村治理體系、農業支持和保護體系、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糧食購銷體制等影響中國農村乃至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制度演進,也涉及農民收入和生活、脫貧攻堅、農業農村... [詳細]
管理、培訓類的書籍有很多,很多企業家也加入各個高等學府的MBA、EMBA學習,力求解決企業面臨的這些管理難題。管理什么最重要?如何落地?最基本的是什么?2003~2005年黃旭加入了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EMBA [詳細]
近日,由青島出版社與故宮博物院聯手打造的《蘇東坡書法全集》(以下簡稱《全集》)正式出版,這是匯集蘇東坡存世書法作品的集大成之作,首次全面收錄蘇東坡海內外存世之墨跡、法帖、碑刻等作品。 [詳細]
翻閱劉大慶厚重的攝影專著《牌坊 祠堂 塔》,他堅守于這一傳統文化形態的記錄和對華夏文明執著的敬仰,讓我由衷為之感動。牌坊、祠堂和塔是極具代表性的中國古代建筑類別,體現了中國傳統社會的獨特文化內涵。 [詳細]
自古以來,母親總會收獲一波又一波關于無私、堅韌、奉獻乃至犧牲的贊頌??吹侥赣H們的付出與品質,致以最誠摯的感恩與稱贊,是應當且必要的,但卻是不充分且不完滿的。不加思考的稱贊是否遮蔽了“母親”這一群體承受的壓力?我們是否選擇性地將她們并不美好的生存現狀加上了溫情的濾鏡?... [詳細]
讀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有一種情感上的共鳴,作者的記錄和抒發能夠觸動我內心深處的琴弦。這種共鳴的... [詳細]